中國車企為德國電動汽車市場注入強勁“智能動力”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阮佳聞)近年來,隨著中國電動汽車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中國車企開始積極探索國際市場,尋求全球化的發(fā)展機會。德國作為傳統(tǒng)汽車大國,成為中國車企出海的重要合作伙伴和目標市場。

  過去幾年里,德國大力發(fā)展電動汽車市場,還定下了到2030年擁有1500萬輛純電動汽車的目標,以實現交通領域的氣候中和。這對于在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領域世界領先的中國車企來說意味著巨大的商機與合作空間。 德國汽車專家托馬斯·凱福認為,出海的中國車企不僅將前沿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推向國際市場,更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起研發(fā)、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全價值鏈體系:“在環(huán)保意識的日益增強和技術創(chuàng)新的推動下,中國電動汽車研發(fā)效率高、車型迭代周期短,德國汽車市場無疑可以從中獲得巨大益處。以中國電動汽車品牌蔚來為例,除了注重用戶體驗的中心外,它還在德國設立了設計中心和創(chuàng)新中心,如今又新建智能駕駛技術中心,為德國電動汽車行業(yè)注入了新的‘智能動力’和競爭力。我相信,德國車企也將因此加快電動化和數字化的進程,與中國同行加強交流、互學互鑒、實現互利共贏。”

  凱福所說的智能駕駛技術中心于當地時間4月8日正式在德國首都柏林啟動。據該中國汽車品牌歐洲自動化駕駛高級總監(jiān)米爾科·羅伊特介紹,他所帶領的團隊將在該中心主要負責開發(fā)和驗證所有車型特定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簡單來說,就是所有車型都保持‘未來就緒’的狀態(tài),隨時可以進行遠程無線升級。這種智能化和電動化的創(chuàng)新技術將助力中國車企成為推動德國乃至整個汽車行業(yè)轉型的重要力量。我和來自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的同事們都深感自豪能夠為此貢獻一份力量,這種技術的進步將帶來多贏的局面。”

  在德國聯邦經濟發(fā)展和對外貿易協會主席米夏埃爾·舒曼看來,來自中國的跨國車企通過不斷提升本土化研發(fā)能力,為歐洲用戶提供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技術解決方案,不僅有效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場影響力,也為德國汽車產業(yè)的轉型進程做出了重要貢獻:“我相信,中國電動汽車行業(yè)已經并將繼續(xù)成為全球創(chuàng)新的典范。尤其是在智能化技術方面所取得的進展,對德國車企來說具有極高的借鑒價值。為實現氣候目標,需要有更多的純電動汽車在德國道路上行駛。遺憾的是,德國在汽車電動化方面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因此,我希望市場上能夠出現更多電動汽車的選擇,尤其是擁有性價比優(yōu)勢的電動車型,以推動德國更快地實現電動汽車轉型。”

原標題:中國車企為德國電動汽車市場注入強勁“智能動力”

責任編輯:梁嘉穎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看天下

讀懂中國放眼全球 進入欄目
欄目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jiān)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